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昭君出塞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zhāo jūn chū sà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āo jūn chū sài
解釋:
1.雜劇名。明陳與郊作,演漢元帝與王昭君,因毛延壽的破壞,以致匈奴單于要索昭君以和兵的故事。因記昭君遠出塞外和番,故稱為「昭君出塞」。
2.樂曲名。為琵琶曲。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威嚴端莊;第二段運用輪拂指法而富動力;第三段則輕快明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昭君出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