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普遍公設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niversal Postulate
作者: 但昭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普遍公設」一詞是英國思想家斯賓塞(H. Spencer, 1820~1903)所創。斯賓塞用這個詞來指判斷命題的主辭和述辭必須共存的最高規準,即指該命題的否定命題是不可設想的。簡單的說,即命題不能否定。在心理方面,此為一「必然」,即是設想命題為如何如何,並在邏輯中也以為是有效的。實則此項規準只是一種「理由化」而己。
  這個名詞的含意其實與理性主義(rationalism)哲學家萊布尼茲(G.W. Leibniz, 1646~1716)所提判斷命題真偽的標準一樣,即去證明「命題之否定的不可能成立」。康德(I. Kant,1724~1804)以為,只有「分析判斷」(analytic judgement)才能通得過這類檢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普遍公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