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檔案製成材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詠仁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檔案製成材料指承載檔案內容的物質材料。由承受檔案內容的載體材料和反映檔案內容的紀錄材料組成。由於自然地理條件和民族文化的歷史傳統的差異,檔案製成材料的具體形態在不同國家、地區及其不同的歷史時期則有所不同,並隨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發展變化。
  就世界範圍而言,古代的檔案載體材料有泥版、金屬、岩石、龜甲、獸骨、羊皮、縑帛、竹簡、木牘、紙草、貝葉、白樺樹皮等,自中國造紙術發明以後,紙張逐漸成為各國檔案主要載體材料。近現代除紙張外,還有各種膠片、膠帶等。
  檔案內容的紀錄材料,古代有黑墨、朱墨、印泥等。近現代又有墨水、油墨、複寫紙、圓珠筆、鉛筆、印臺以及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檔案製成材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