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次級制約作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condary Conditioning
作者: 程炳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制約學習中,以原先建立的制約作用為基礎,進一步建立新的制約作用稱為次級制約作用。例如在古典制約中,制約刺激(cS)一旦與制約反應(cR)形成連結,則制約刺激就可以當成非制約刺激,和另一個制約刺激伴隨出現,最後形成一個新的刺激反應連結。例如,原先以食物為非制約刺激(ucS),以鈴聲為制約刺激(cS),終於能夠使鈴聲單獨引起唾液分泌的反應(cR),亦即鈴聲與唾液分泌已形成連結:
  
  然後,就可以改用鈴聲為非制約刺激,以燈光為制約刺激,再進行古典制約;終於也可以使燈光單獨引起唾液分泌的反應,形成燈光與唾液分泌之間的新連結,亦即:
  
  這時,燈光與唾液分泌之間的新連結,便是次級制約作用的結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次級制約作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