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光螯硬殼寄居蟹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光螯硬殼寄居蟹Calcinus laevimanus前甲成黑棕色,綴有白色小圓凹紋,後甲淺橄欖綠色,腹部透明至淺橄欖綠色,右螯腳除了指部和長節前緣、末緣為鮮明的白色外,其餘各部位灰黑色。前甲背面平滑,稀疏散佈圓紋,頸溝前有一Y形缺刻。左右螯腳形態相同,左螯腳遠大於右螯腳,各節各面均平滑,無棘齒,僅指部咬合緣沿生短剛毛束。棲息於潮間帶至淺海岩礁區。多寄居於岩螺、蜑螺,亦有寄居於香螺的螺殼內。 遍見於印度太平洋區,臺灣分布於臺灣本島與離島的岩礁與珊瑚礁。
知識 1:
雜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光螯硬殼寄居蟹
世界地理分布: 印度太平洋區
中文亞目名: 十足目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十足目
中文科名: 活額寄居蟹科
中文綱名: 軟甲綱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台灣分布地點: 臺南
學域-大分類: 動物-節肢動物類
拉丁亞目名: Decapoda
拉丁屬名: Calcinus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Decapoda
拉丁科名: Diogenidae
拉丁種小名: laevimanus
拉丁綱名: Malacostrac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