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嬙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g
解釋:
  1. 古代宮廷中的女官名。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g
解釋:
[名]
古代宮廷中的女官。唐.杜牧〈阿房宮賦〉:「妃嬪媵嬙。」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宮廷之女官。大徐本《說文解字.女部.新附》:「嬙,婦官也。」《左傳.昭公三年》:「以備嬪嬙,寡人之望也。」晉.杜預.注:「嬪嬙,婦官。」唐.杜牧〈阿房宮賦〉:「妃嬪媵嬙。」

2. 女子人名用字。《玉篇.女部》:「嬙,女字也。」《莊子.齊物論》:「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唐.成玄英.疏:「毛嬙,越王嬖妾。」《漢書.卷九.元帝紀》:「其改元為竟寧,賜單于待詔掖庭王嬙為閼氏。」

注音: ㄑㄧㄤ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