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民族文化 - 教育百科
ˊ
ˊ
ˊ
ˋ
  • 漢語拼音 mín zú wén huà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ín zú wén huà
解釋:
一個民族基於長期共同生活實踐,產生和創造以體現該民族特性的一切文化之總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民族文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olkskultur, Ethnological Culture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把文化視為是民族的根本,形成一種「民族文化」的,在德國始於哲學家赫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 1744~1803)的主張,因他首先把這個問題提出來討論。此外,德國現代哲學家艾略歐特(Thomas S. Eliot)也認為文化具有綜合的形式,一個民族的成員從出生至死亡,從早到晚,都不可須臾相離。
  德國教育家波姆(Winfried Böhm)對於民族文化主張:
1.從限制的觀點去了解,每一種民族文化有其特殊性、區別性,即有不同的性質。2.從核心的觀點去了解,文化指的是一個民族的文化,一方面有民族淵源及由民族所承擔,一方面在本質裡含有血統。3.從功能的觀點去了解,文化具有團結的功能,而且文化是一個民族生活與行為的結晶,使每一種行為和每一種情況成為不可置換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民族文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