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地下水水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ound Water Source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可做為公共給水、工業用水、水產用水及其他用水目的水源的泉水、伏流水、淺井水及深井水等地下水。地下水因滲入地下時已經過天然過濾,水質比較清淨,有時不經任何處理或只經簡單處理後即可飲用。有時因硬度太高或鐵、錳含量過多等,則必須先經有效處理才可飲用。由於人口的增加,產業的發達,在開發中國家地面水之水質日漸惡化,可用地面水源越來越少,以致地下水之使用有日益加的傾向。但過量抽用地下水,除了會導致地層下陷外,在低窪及濱海地區也容易造成淹水及海水倒灌等問題,因此有關地下水補注及水權管理等需審慎加以規畫及評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地下水水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