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達氏深水尾魟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達氏深水尾魟
英文名: Plesiobatis daviesi
描述:
體盤長佔全長58.3%,體盤寬56.4%。體盤長佔體盤寬約96.8%,吻最頂端到第五鰓裂的長56.8%,吻長34.5%,兩眼眶之間的寬度10.2%,兩出水口間的寬度17.4%。體盤瘦且圓,體盤長與體盤寬相等,無背鰭,尾部短於體盤寬及體盤長,吻尖端到洩殖孔的距離等於洩殖孔到尾部頂端的距離,尾部中間有一根毒刺。尾鰭細長,約為尾長的1/9。尾長則超過兩眼眶寬度的3倍或者兩出水口寬度的2倍以上。眼睛小,眼球直徑稍大於兩眼眶寬度的一半,出水口則大於眼睛。鼻孔大且左右分開,鼻瓣長且碰觸到嘴巴,後緣處有毛緣。體盤背部有細小的絨毛狀小刺,體盤腹部則無。尾部有齒狀的顆粒。體盤背部呈灰棕色,腹部呈白色,胸鰭及腹鰭邊緣原色較深。尾鰭為黑棕色。(陳柔蓉、林沛立2012/11編寫)
分布:
印度-太平洋: 南非,莫三比克、印度南部、東至菲律賓,北至日本,南至澳洲。 也記錄自夏威夷群島。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