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汶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n
解釋:
  1. →汶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n
解釋:
參見「汶水」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ㄨㄣˋ
「汶水」:河川名。
⑴ 位於中國大陸山東省,源自安邱縣北沂山百崖,下流入濰河。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汶,汶水。出琅邪朱虛東泰山,東入濰。」
⑵ 位於中國大陸山東省,源出萊蕪縣東北之原山,經泰安縣東,至東平縣注入東平湖。《說文解字.水部》:「汶,……桑欽說:『汶水出泰山萊蕪,西南入泲。』」
⑶ 位於中國大陸山東省,源出費縣東境,向東南流,注入沂水。
⑷ 位於臺灣地區苗栗縣大湖鄉北,入大湖溪。為後龍溪支流之一。
㈡ㄇㄣˊ

玷辱。《集韻.平聲.魂韻》:「汶,汶濛,沾辱也。」東周戰國.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音: ㈠ㄨㄣˋ ㈡ㄇ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汶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