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燃臍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rán q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rán qí
解釋:
東漢董卓殘暴專橫而身體肥胖,士卒、百姓在他被殺後,為了洩恨,在他肚臍點上火,像點燈一樣。見《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後世遂用以表示誅殺惡賊,大快人心。「燃」文獻異文作「然」。唐.沈佺期〈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詩:「五方思寄刃,萬姓喜然臍。」也作「燃腹」。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燃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