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蝕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hǎi s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ǎi shí
解釋:
海水對海岸地帶的侵蝕。如:「海蝕作用」、「海蝕地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海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rine Eros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海蝕係指海水運動對陸地的破壞作用,即波浪、潮汐以及海流同時或個別的對海岸附近的陸地邊緣進行侵蝕,使之平坦化。其侵蝕的方式可分為下列幾種:
  (1)水力撞擊作用:指波浪打擊海岸,使岩石崩解及受到碎屑物質沖走的作用。
  (2)空氣壓縮作用:海邊岩壁裂隙中的空氣,受到波浪的打擊而急速壓縮,產生爆裂的效果。
  (3)磨蝕作用:指海水攜帶岩屑磨蝕岩石的作用。
  (4)擦蝕作用:指衝濺與回濺海水中所攜帶沙礫之間相互摩擦的作用,也可稱磨損作用。
  (5)溶蝕作用:海水可溶解岩石中一些礦物質,特別是對石灰岩與珊瑚礁構成的岩石最為顯著。
  由海蝕作用造成的地形,有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台、海階等,在台灣東北角及花東海岸皆可見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海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