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漭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ㄕㄨㄟˇ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mǎ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ǎng
解釋:
參見「漭漭」、「漭沆」等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水廣大貌。《集韻.上聲.蕩韻》:「漭,漭沆,水大貌。」唐.韓愈〈宿曾江口示姪孫湘〉詩二首之一:「雲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圍。」清.魏源〈遊山吟八首之四〉:「肉山不及骨山爽,臥瀑不如立瀑漭。」

2. 寬廣、遼闊。《玉篇.水部》:「漭,平也,廣也,野也。」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賦〉:「路逶迤而無軌,野忽漭而尠儔。」唐.柳宗元〈天對〉:「無極之極,漭瀰非垠。」

3. 渺茫。晉.陸機〈感時賦〉:「望八極以曭漭,普宇宙而寥廓。」宋.蘇舜欽〈尹子漸哀辭〉:「天理漭難問,我意多乖睽。」

注音: ㄇ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漭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