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鬱律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yù lǜ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ù lǜ
解釋:
1.煙氣上騰的樣子。《文選.郭璞.江賦》:「氣滃渤以霧杳,時鬱律其如煙。」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
2.形容雷聲低沉阻滯的樣子。《文選.揚雄.甘泉賦》:「雷鬱律於巖窔兮,電儵忽於牆藩。」
3.深峻險曲的樣子。《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徑入雷室之砰磷鬱律兮,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鬱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