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螭首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chī shǒ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ī shǒu
解釋:
螭獸頭部形貌的雕刻,通常刻於鐘鼎、彞器、印章、碑首、石階、石柱等處,作為裝飾之用。《新唐書.卷四七.百官志二》:「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筆隨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內閤,則夾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螭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