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刈火 - 教育百科
刈 | |
火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待時辰到,住持手持長杓,將香灰舀入火缸之中。刈火完畢,火缸被放入香擔裡面,關閉櫃門,由住持在香擔外面貼上符紙,以確保刈火所獲得的靈力不會散逸。隨後香擔立即過火,廟方人員遞傳通過天公爐至廟外。頭旗則在廟門邊準備出發,依序迎請山邊媽祖、白沙屯媽祖登轎,行三進三退禮後,正式踏上歸途。 通常在子時由朝天宮的住持法師主持。廟方人員以木炭、金紙在火缸起火後,將火缸放置在神案處。廟頂的元辰燈降下,住持以金紙引火,放置於萬年香爐內,誦唸疏文,在旁的值年爐主不斷添入金紙。住持宣讀疏文後放入萬年香爐內,廟方委員及地方頭人也各自宣讀手上的疏文,宣讀後並將疏文遞至香爐中焚燒,請媽祖保佑這些香客。 |
|
知識 1: 其他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刈火 | |
分類: | 歲時祭儀與廟會活動:白沙屯媽祖遶境進香:刈火 |
功能用途: | 祭祀 |
學域-大分類: | 人類-台灣漢人民間信仰 |
文化區: | 台灣 |
族群: | 漢﹝Han﹞ |
紀錄類別: | 台灣漢人民間信仰知識單元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