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龍壁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iǔ lóng bì |
解釋:
1.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東大街路南,原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府前的照壁。建於明洪武年間。由須彌座、壁身、斗栱及琉璃瓦頂構成。壁身以琉璃磚拼砌而成,九條巨龍翻騰於洶湧的雲海之中。構圖栩栩如生、造型古樸,為現存九龍壁中最早的一座。 2.位在北平。一在故宮內廷東六宮內,一在北海天王殿西。北海九龍壁建於清乾隆年間,底座為青白玉石臺基,上有綠琉璃須彌座,座上的壁面,前後各有九條形態殊異、體態矯健、奔騰在雲濤中的蛟龍浮雕。為清代琉璃結構建築中的傑作。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九龍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