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火燭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huǒ zh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ǒ zhú
解釋:
  1. 泛指容易引起火災的東西。
    【例】天乾物燥,要小心火燭,以免發生火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火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ǒ zhú
解釋:
1.燭火、燭光。《太平廣記.卷三四七.李佐文》引唐.薛用弱《集異記》:「約三更,晦稍息,數里之外,遙見火燭。」宋.文同〈織婦怨〉詩:「不敢輒下機,連宵停火燭。」
2.泛指容易引起火災的東西。《平妖傳》第一八回:「胡員外早早打發解庫掌事的及主管各人,回家賞中秋,吩咐院子俱各牢拴門戶,仔細火燭。」《紅樓夢》第一四回:「這三十個每日輪流各處上夜,照管門戶,監察火燭,打掃地方。」
3.指火災、火警。《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七回:「火燭起來,巡捕不許搬東西,這也未免過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火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