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牻牛兒苗 - 教育百科
ˊ
ˊ
ˊ
  • 漢語拼音 máng niúr miá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áng niúr miáo
解釋:
植物名。香葉草科牻牛兒苗屬,多年生草本。莖細長匍匐,葉對生、掌狀三至五裂,葉柄長。夏日開花,色白或粉紅、紫紅。蒴果圓柱形,五瓣裂,開裂時裂瓣沿主軸由基部向上反卷。莖可作中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牻牛兒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學名:Geranium nepalense Sweet subsp. thunbergii (Sieb. & Zucc.) Hara 科名: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 中名:牻牛兒苗 植物型:草本 其它:莖直立,被絹毛。
知識 1:
海岸森林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牻牛兒苗
中文門名: 種子植物門
生態分布: 台灣
紀錄類別: 維管束植物知識單元
生活型: 草本
中文科名: 牻牛兒苗科
拉丁種小名: nepalense
中文綱名: 雙子葉植物綱
拉丁界名: 植物界
果種類: 蒴果
拉丁科名: Geraniaceae
植物等級: 原生
拉丁門名: SPERMATOPHYTA
學域-大分類: 植物-維管束植物類
拉丁亞種名: thunbergii
拉丁屬名: Geranium
中文界名: Plantae
保育等級: 普遍
葉種類: 單葉
拉丁綱名: DICOTYLEDONS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牻牛兒苗
英文名: Geranium nepalense thunbergii
描述: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細毛。莖直立、斜升或橫臥,多分枝。根生葉叢生,具長柄;莖生葉對生,葉柄網上見短;單葉,掌狀3~5裂,裂片在淺裂或具不規則粗鋸齒。花兩性,2朵簇生,腋生;花瓣5,粉紅色或紫紅色。蒴果細圓柱形,具稜,被毛,熟時由基部開裂,並反捲成牻狀(長嘴狀)。
分布:
台灣中海拔山區之空曠地,中國中南部、尼泊爾、錫蘭、印度、日本等。
作者: 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陳信泰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