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虎賁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hǔ bē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ǔ bēn
解釋:
1.勇士。《書經.牧誓.序》:「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受戰于牧野。」
2.星官名,僅由一顆星組成,屬太微垣,在西方為獅子座72號星。《宋史.卷四九.天文志二》:「虎賁一星,在下台星南,一曰在太微西蕃北,下台南,靜室旄頭之騎官也。」
3.職官名。周禮夏官有虎賁氏,掌王出入護衛,漢置期門郎,至平帝更名虎賁郎,置虎賁中郎將、虎賁郎等主宿衛之事,歷代沿襲,至唐始廢。《周禮.夏官司馬.虎賁氏》:「虎賁氏掌先後王而趨以卒伍。軍旅會同亦如之。舍則守王閑,王在國,則守王宮。國有大故,則守王門。大喪亦如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虎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