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現實原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ality Principle
作者: 王俊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精神分析論,認為現實原則是人格結構中個人所遵從的原則。在精神的臨床研究上,佛洛依德認為有兩種不同的精神反應程式:一是內在的,源自生物的驅力,以減低緊張壓力的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其表現通常是無意識和非理性的,屬於本我;二是順從於其所了解與預知的現實原則,表現符合社會與環境規範的行為,以維持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其表現是有意識和理性的,屬於超我。「自我」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本我」遵循「享樂原則」,尋求即刻的滿足,並宣洩原始的衝動,但此種衝動卻受限於社會現實法律與道德規範,而受到壓抑,「自我」的主要功能則在按照現實原則,一方面在從現實中獲得需求的滿足,另一方面不違反現實的約束,與環境維持良好的和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現實原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