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畏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ㄞˋㄆㄚˋㄖㄨˊ:「ㄨㄟˋㄐㄩˋ」、「ㄨㄟˋㄙㄨㄛ」、「ㄨㄟˋㄈㄨˊ」、「ㄨㄟˋㄑㄩㄝˋ」、「ㄖㄣˊㄧㄢˊㄎㄜˇㄨㄟˋ」、「ㄨㄟˋㄗㄨㄟˋㄑㄧㄢˊㄊㄠˊ」。
  2. ㄆㄟˋㄈㄨˊㄖㄨˊ:「ㄐㄧㄥˋㄨㄟˋ」。
  3. ㄨㄟˊㄒㄧㄢˇㄎㄜˇㄆㄚˋ˙ㄉㄜㄖㄨˊ:「ㄕˋㄨㄟˊㄨㄟˋㄊ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i
解釋:
  1. 恐懼、害怕。
    【例】畏怯、畏難、人言可畏
  2. 可怕的。
    【例】畏途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èi
解釋:
[動]
1.恐懼、害怕。如:「人言可畏」。《易經.震卦.象曰》:「雖凶無咎,畏鄰戒也。」《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2.敬服。《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漢書.卷三四.黥布傳》:「布善用兵,民素畏之。」
[形]
可怕的。《莊子.達生》:「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恐懼、害怕。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險惡、令人害怕。《說文解字.甶部》:「畏,惡也。」《莊子.達生》:「夫畏塗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唐.李白〈蜀道難〉:「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2. 恐懼、害怕。如:「人言可畏」。《易經.震卦》:「《象曰》:雖凶無咎,畏鄰戒也。」《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3. 敬服。《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漢書.卷三四.韓彭英盧吳傳.黥布》:「布善用兵,民素畏之。」

注音: 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畏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