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側匿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cè n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è nì
解釋:
1.古代天文學上指朔日而初月見於東方。亦可形容畏縮猶豫,遲疑不進。《周禮.春官.保章氏》:「日月之變動」句下漢.鄭玄.注:「日有薄食暈珥,月有盈虧朓側匿之變。」《宋書.卷二三.天文志.序》:「朔而月見東方,謂之側匿。側匿,遲不敢進也。」
2.形容陰邪奸私。三國魏.阮籍〈元父賦〉:「故其人民,側匿頗僻,隱蔽不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側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