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拄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ㄔㄥㄖㄨˊ:「ㄓㄨˇ˙ㄓㄜㄍㄨㄞˇㄓㄤˋㄗㄡˇㄌ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拄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ǔ
解釋:
  1. 支撐。
    【例】他拄著枴杖,一步一步的走出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ǔ
解釋:
[動]
1.支撐。如:「拄著枴杖」。《戰國策.齊策六》:「大冠若箕,脩劍拄頤。」
2.譏刺。《漢書.卷六七.朱雲傳》:「既論難,連拄五鹿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以一物頂住、抵住另一物。
  2. [[動] ] 抵。價值相當可互換。
  3. [[副] ] 剛才。
  4. [[動] ] 相遇、遇見。
  5. [[動] ] 頂撞。
  6. [[連] ] 連接兩个相同形容詞,來反駁對方。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