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翅小鮋 - 教育百科
短 | |
翅 | |
小 | |
鮋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短翅小鮋 |
英文名: | Scorpaenodes parvipinnis |
描述: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棘稜具明顯的鋸齒狀。眼大,上側位;眼球高達頭背緣;口大,端位,斜裂,下上頜等長,下頷骨後端圓寬,延伸至瞳孔後緣下緣。上下頜及鋤骨具細齒,腭骨無齒。鼻棘1個,尖銳。淚骨下緣各葉圓鈍,外側具1棘。第一眶下骨具1棘,第二眶下骨具2縱列棘。淚骨中部具5輻射狀感覺孔管。前鰓蓋骨3-4棘;鰓蓋骨具2棘。下鰓蓋骨及間鰓蓋骨無棘。顱骨棘發達,尖端向後上方。眼前棘1個。眶上稜高凸,具眼上棘與眼後棘各1個。鼓棘1棘。額稜1對,具額棘,後方有時具後額棘。頂骨具頂棘及頸棘各1個。眼後至側線前端具蝶耳棘、翼耳棘、後顳顬棘及肩胛棘;胸鰭基部上方具1脈棘。眼間隔凹入,後方無頂枕窩。前鼻孔具1皮瓣,頭部各棘及體側具有細小皮鬚。鱗中大,強櫛鱗。側線上側位,斜直,末端延伸至尾鰭基部。背鰭起始於鰓蓋骨上棘前上方,硬棘與鰭條有鰭膜相連,硬棘部的基底長於軟條部的基底,第三至第八硬棘最長,第一硬棘最短,具硬棘 XIII,軟條 8-9;臀鰭起始於倒數第二硬棘下方,鰭長度較背鰭軟條短,鰭條延伸稍超過尾鰭基部,具硬棘 III,軟條5;胸鰭圓寬且大,無鰭條分離,未延長至肛門,軟條17-19,具2不分枝,5分枝,10不分枝鰭條;腹鰭胸位,具硬棘 I,軟條5;尾鰭圓形。體色褐色或褐紅色,有時體側前半部會呈白色及尾柄具粉紅色橫紋,吻部及鰓蓋部分具輻射狀條紋;背鰭軟條部、胸鰭、臀鰭及尾鰭淡色,鰭條散布紅色條紋。(李承運、林沛立2012/11編寫) |
|
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南非及馬達加斯加,東至夏威夷、社會群島及馬貴斯群島(Marquesas Is.),北至台灣,南至澳洲、新克里多尼亞島、羅德豪島(Lord Howe Is.)及東加群島。臺灣分布於西南部、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及蘭嶼。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