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窟穴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kū xu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ū xuè
解釋:
1.洞穴。《韓非子.說疑》:「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
2.敵軍或盜賊藏匿的根據地。《晉書.卷七一.王鑒傳》:「六軍既贍,戰士思奮,爾乃乘隙騁奇,擾其窟穴。」《新唐書.卷一四六.李栖筠傳》:「會前刺史繼死,咸言牙城有物怪,不敢居。吉甫命菑除其署以視事,吏由是安。誅破姦盜窟穴,治稱流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窟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