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精神的原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piritual Principle, Geistiges Prinzip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教育人類學理論中,認為人不能停留在生物的層次,而是要超越生物,而建立在「精神的原則」上。人因為要超越生物的層次,所以不是被決定的。人有能力作選擇,可以決定其生活方式。因此引導的原則,在本質上不屬於生物法則。這個原則稱為「精神的原則」。「精神的原則」的觀點顯示:人的本質中含有精神的特性,且人的基本動機不但應該創造文化,而且是有意願去創造文化的,也就是人應該有創造文化的意志。
  文化的創造必須靠教育來達成,因為文化的創造是精神作用的目標。「創造」在教育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教育就是在傳遞文化與創造文化。然而創造並不是用雙腳站在地上就行,而是要利用精神的力量向上奮發與追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精神的原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