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矽藻土 - 教育百科
ˋ
ˇ
ˇ
  • 漢語拼音 xì zǎo tǔ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ì zǎo tǔ
解釋:
一種生物源的沉積岩,由矽藻的細胞壁沉積而成。顏色為淡黃色或淺灰色,質軟,可輕易磨成粉末;密度低、多孔隙,有極強的吸水性。矽藻土是熱、聲和電的不良導體,可作輕質、絕緣、隔音材料;又用作過濾物質、打磨物質、液體的吸附物。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矽藻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