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網路結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Network Architecture
作者: 陳冠州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網路結構係指電腦網路的設計及製作原則,包含通訊協定(Communication Protocol)的分層(Layer或Level)及其介面、資料的編碼、傳輸及錯誤偵測、以及資料流量控制等。
  現代電腦網路為減低設計製作的複雜度並增加修改的彈性,大都將電腦之間的通信予以分層。每一層次仰賴其下一層次提供服務,而不過問其細節。在兩個電腦的同一層次之間則有該層次間的通信協定(Protocol)作為其溝通的方式。各層次皆可被置換而不影響整體通信功能,這樣的分層原則稱之為網路結構。國際標準組織(ISO)的開放系統連接(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簡稱OSI),是一個公認的標準網路結構,它將網路通訊協定分為7個階層,由下向上分別為實線層(Physical Layer),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網路層(Network Layer), 運送層(Transport Layer),交談層(Session Layer),表示層(Persentation Layer)及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等層。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網路結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