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練習性遊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吳務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練習性遊戲亦稱功能性遊戲,三歲前的兒童所玩的遊戲通常屬之;亦即當兒童的動作機能達到某種程度成熟時,隨著某種新功能的運用,就會有一種新遊戲配合出現。如當嬰兒雙手的控制作用發展得很好了,可以抓物時,就開始會握持物品,於是出現了把弄玩具的遊戲方式;到了能翻身、爬行時,運用此種機能,又開始發展出新的遊戲,同時透過這種遊戲,可以使得那段時期正在發展的動作機能,得以反復練習,使之更為成熟,而促使下一階段身體機能的發展。例如:當嬰兒會翻身時,就喜歡不斷的翻身,並且玩得很快樂,由此可促使翻身的動作更為熟練,並導引其後之爬行、坐立等身體機能的發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練習性遊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