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修修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xiū xi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ū xiū
解釋:
1.乾枯不潤澤的樣子。漢.無名氏〈古歌〉:「胡地多飆風,樹木何修修。」
2.整齊的樣子。唐.杜甫〈晦日尋崔戢李封〉詩:「李生園欲荒,舊竹頗修修。」
3.謹持的樣子。「修」文獻異文作「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淄水注》:「林之際,則繩坐疏班,錫缽閒設,所謂脩脩釋子,眇眇禪棲者也。」
4.擬聲詞。形容風聲。唐.白居易〈舟中雨夜〉詩:「江雲闇悠悠,江風冷修修。」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修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