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多耙濱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多耙濱鯛
英文名: Etelis radiosus
描述:
體呈長紡錘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3.32倍。兩眼間隔平扁。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後緣的下方;上頜骨被鱗。上下頜具多列細齒,外列齒擴大;上下頜前端具2-4犬齒;鋤骨具窄的弧狀齒帶。鰓耙數31。體被中大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平直。軟硬背鰭間具深缺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延長而較前方鰭條長;背鰭硬棘X,軟條11;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深分叉,上葉較下葉長,可及體長31%左右。體一致為紫紅色,腹部較淡色;尾鰭下葉末端無白緣。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濱鯛亞科(Etelinae)。
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之熱帶海域。西起斯里蘭卡,東至薩摩西群島,北自南日本,南迄澳洲。台灣主要分布於東部及南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