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黃肋鸚哥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黃肋鸚哥魚
英文名: Scarus xanthopleura
描述:
體延長而略側扁。初期頭部輪廓呈平滑的弧型,隨著成長其吻部增長,使吻之背側呈平直狀。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幾被上唇所覆蓋;齒板無犬齒;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6;頰鱗3列,上列為5-6鱗;中列為6鱗;下列為1-2鱗。胸鰭具15軟條。尾鰭於成體時為凹形,大成魚時為新月形。成體之體色均為鮮麗的紅色;鱗片具深紅色之外緣;體側具有5條深色之色帶,或不顯;各鰭皆為紅色,無明顯之其它斑紋。以前所記載之紅鸚哥魚(Scarus atropectoralis)為同種異名。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琉球、印尼、蘇拉威西、帛琉與馬紹爾群島。台灣分布於南部及綠島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