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胡桐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hú tó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ú tóng
解釋:
1.楊柳科「胡楊」的別名。參見「胡楊」條。
2.藤黃科「瓊崖海棠」的別名。參見「瓊崖海棠」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胡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胡桐
英文名: Calophyllum inophyllum
描述:
常綠喬木。樹皮厚,灰褐色;嫩枝紅褐色。單葉,對生,厚革質;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長10~20cm,寬4~8cm;基部鈍形或近圓形,先端鈍形或凹入;全緣;兩面光滑無毛。花兩性,總狀花序,腋生;花瓣4,白色。核果球形,徑2﹒5~4cm,初為粉綠色,成熟時紅褐色。
分布:
台灣蘭嶼,中國海南島、琉球、印度、澳洲、太平洋熱帶群島等。
作者: 何偉真, 林德勳, 謝昌衛, 張世良, 黃雯雯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