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箋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ㄝˇㄒㄧㄣˋㄏㄨㄛˋㄊㄧˊㄗˋㄩㄥˋ˙ㄉㄜㄓˇㄖㄨˊ:「ㄏㄨㄥˊㄐㄧㄢ」、「ㄐㄧㄣˇㄐㄧㄢ」、「ㄒㄧㄣˋㄐㄧㄢ」。
  2. ㄕㄨㄒㄧㄣˋㄒㄧㄣˋㄓㄚˊㄖㄨˊ:「ㄧㄠˊㄐㄧㄢ」、「ㄉㄨㄢˇㄐㄧㄢ」。
  3. ㄐㄧㄥㄓㄨㄢˋ˙ㄉㄜㄓㄨˋㄕˋㄖㄨˊ:「ㄐㄧㄢㄓ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
解釋:
  1. 寫信或題字用的紙。
    【例】紅箋、錦箋
  2. 書信、信札。
    【例】瑤箋、短箋
  3. 經傳的注釋。
    【例】箋注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ān
解釋:
[名]
1.經傳的注釋。《後漢書.卷七九.儒林傳下.衛宏傳》:「鄭玄作毛詩箋。」
2.文體名。古代奏記之類,於上書或祝賀皇后、太子所用。《資治通鑑.卷一一七.隋紀一.文帝開皇九年》:「欲令蔡徵為叔寶作降箋,命乘騾車歸己,事不果。」
3.寫信或題字用的紙。南朝陳.徐陵〈玉臺新詠序〉:「五色華箋,河北、膠東之紙。」
4.書信、信札。如:「信箋」、「短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a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