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裼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í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ì |
解釋:
[名] 包覆嬰兒的被褥。《詩經.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漢.毛亨.傳:「裼,褓也。」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í |
解釋:
[名] 古代加在皮裘外面的長衣,相當於現在的披風。《孟子.公孫丑上》:「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 [動] 1.穿上長衣。《禮記.玉藻》:「不文飾也,不裼。」 2.袒露,脫去上衣露出身體。《史記.卷七○.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唐.司馬貞.索隱:「裼,袒也。謂袒而見肉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注音: | ㄊㄧˋ #⑴ㄊㄧˋ ⑵ㄒㄧˊ |
正字: | 褅 |
異體字/附錄字內容: |
〔關鍵文獻〕 《集韻.去聲.霽韻》。 《字彙.衣部》。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裼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