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西嗚角鴞 - 教育百科
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Western Screech-Owl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Otus kennicoffii
形態:
長21~24公分,雌鳥較雄鳥稍大。有灰褐色型及黃褐色型,面盤大致白色,邊緣黑色,身體背面有深色軸斑,頭部尤其明顯,且有模糊的蠹斑;肩羽外側白色而邊緣黑色,飛羽上有許多白色橫玟斑,腹面顏色較背面淺,具黑色縱斑上有許多細小的橫紋。跗蹠長有羽毛,虹膜黃色,喙黑色。不同亞種變異很大,差別在於體色、體型及斑紋。
分布:
共8亞種,分布於北美及中美西部,包含加拿大、美國及墨西哥。
生態習性:
棲息於開闊的林地、疏林灌叢,濱岸植群,也會出現在都市周圍的大型花園或針闊混合林,對環境的選擇與食物量、樹洞數量及對本身的保護色有關。主食昆蟲及鼠類、蝙蝠、飛鼠等小型哺乳類,獵食方式為在枝頭上等待,近距離攫取食物。利用天然樹洞或其他鳥種用過的樹洞繁殖,也有於岩洞或巢箱築巢的記錄,每窩產4~6顆卵,孵卵及初期的育雛工作由雌鳥負責。本種大多不進行遷移。
綱:
鳥綱(Class Aves)
目:
鴞形目(Order Strigiformes)
科:
鴟鴞科(Family Strig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西嗚角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