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部樂(伎) - 教育百科
十 | |
部 | |
樂 | |
( | |
伎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hih Pu Yüeh (Chi) |
作者: | 蔣嘯琴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制度名。唐代樂舞名。據唐六典十部樂之排列順序為:讌樂、清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高昌樂、康國樂。唐太宗(西元626∼西元649)貞觀十一年至十六年(西元637∼西元642)制訂之。刪除九部伎之禮畢,改清商伎為清樂伎,增添新創之燕樂伎和西域之高昌伎,併西涼伎、天竺伎、高麗伎、龜茲伎、疏勒伎、康國伎、安國伎等合稱十部伎。貞觀十六年(西元642)十一月首次演出十部伎。演出時係從第一伎開始至第十伎依順序上演,十部伎在二部伎、教坊、梨園三種制度成立以後雖盡失光芒,然經安祿山之亂後,於德宗(西元780∼西元801)貞元十四年(西元798),十部伎又告復甦,至懿宗時(西元860∼西元873)十部伎樂工人數多達二百人。十部伎傳經五代(西元907∼西元960)至宋代(西元960∼西元1279)則完全絕跡。 |
|
參照: 《舊唐書.音樂志》、《唐代音樂史的研究》。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十部樂(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