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殙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ㄉㄞ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hū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ūn
解釋:
[形]
昏亂、神志不清。《莊子.達生》:「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唐.成玄英.疏:「注,射也。……用黃金賭者,既是極貴之物,矜而惜之,故心智昏亂而不中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昏亂、神志不清。《說文解字.歹部》:「󷴉(殙),瞀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屯部》:「殙,實與惛同字,不省人事之謂也。」《莊子.達生》:「以鉤注者憚,以黃金注者殙。」唐.成玄英.疏:「注,射也。……用黃金賭者,既是極貴之物,矜而惜之,故心智昏亂而不中也。」

2. 嬰兒未立名而死。《說文解字.歹部》「殙」字清.段玉裁.注:「殙,《左傳》:『札瘥夭殙。』杜曰:『未名而死曰殙。』」《龍龕手鏡.歹部》:「病也,又未立名而死。」。

注音: ㄏㄨ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