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賓禮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bīn l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īn lǐ
解釋:
1.古代五禮之一。為國際間的一種禮節。《周禮.大宗伯》:「以恤禮哀寇亂,以賓禮親邦國。」《清史稿.卷一一四.職官志一》:「主客掌賓禮。凡蕃使朝貢,館餼賜予,辨其貢道遠邇、貢使多寡、貢物豐約以定。」
2.以賓客之禮相待。《三國志.卷二三.魏書.和常楊杜趙裴傳.裴潛》:「裴潛字文行,河東聞喜人也。避亂荊州,劉表待以賓禮。」晉.陸機〈辯亡論〉:「賓禮名賢而張昭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賓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