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過程目標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cess Objectives
作者: 鄭世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過程目標的理念是對課程發展的泰勒模式(Tyler Rationale)所做的一種修正。泰勒模式中,目標的決定是最重要的一環,因此不僅是課程發展的重點,而且一定要列為發展的第一步驟,以便引導其後經驗的選擇、經驗的組織以及評鑑等步驟的進行。此模式雖有其優點與貢獻,但因過度強調目標的重要性及優先性,也帶來了一些批評。
  自然模式(naturalistic model)與過程模式(process model)的提出,便是強調過程的重要性。認為課程的發展要由學生實際學習的過程中,經過不斷的慎思(deliberation),考量各種當下的情況,才能符合真正的需要。因此,預先確立一個目標不僅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過程目標的觀點便是把目標當成是過程中的一部分,要在過程中隨時發展,不斷修正。到了過程結束時,目標也同時達成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過程目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