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醊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ㄧㄡ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chuò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uò
解釋:
[動]
祭祀時把酒潑在地上以祭奠。《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王渙傳》:「男女老壯皆相與賦斂,致奠醊以千數。」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欲醊棺前,縻不可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ㄔㄨㄛˋ

1. 祭奠時潑酒於地。《玉篇.酉部》:「醊,祭酹也。」《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王渙》:「男女老壯皆相與賦斂,致奠醊以千數。」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欲醊棺前,縻不可奔。」

2. 接連而祭。《廣韻.入聲.薛韻》:「醊,醊連祭也。」《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其下四方地,為醊食羣神從者及北斗云。」《續漢書志.第七.祭祀志上》:「八陛,陛五十八醊,合四百六十四醊。五帝陛郭,帝七十二醊,合三百六十醊。」

㈡ㄓㄨㄟˋ

@B05733

注音: ㈠ㄔㄨㄛˋ ㈡ㄓ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