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彗星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huì xī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xīng
解釋:
  1. 環繞太陽運行的小質量天體。主要分為彗核、彗髮和彗尾三部分。其外貌和亮度均隨著與太陽距離的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是以太陽為焦點的圓錐曲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的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如哈雷彗星、休曼森彗星。 △帚星、掃星、掃帚星  ◎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彗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ì xīng
解釋:
繞行恆星,主要成分為冰的小天體。太陽系中的彗星外貌和亮度隨著與太陽距離發生變化,遠離太陽時僅見彗核,接近太陽時因冰受熱而生成彗髮與彗尾。古時視彗星出現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也稱為「帚星」、「欃槍」、「掃星」、「掃帚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彗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et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由宇宙微塵和水組成質量甚小之天體,繞太陽做橢圓形或拋物線之軌道運行,與行星相似藉太陽之反光而閃爍。彗星之外觀,似圓形雲霧,往往拖長帚形,故俗稱掃帚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更新說明
2020-09-16 22:49
黃芊潔
 
※此為教育百科會員投稿的內容,其補充之教學素材,僅提供參考。
更新時間 2020-09-16 22:49
相關臺灣台語 長尾星落屎星 相關臺灣客語 星仔瀉屎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