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手資料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ì èr shǒu zī liào |
解釋:
非原始資料,而是從他人研究中間接獲得的資料。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第二手資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econdary Sources |
作者: | 俞依秀 |
日期: | 1995年12月 |
出處: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第二手資料是指第一手資料以外的資料而言。換言之,就是資料的內容並非取自於原始的文獻記載或第一手資料,而是引用原始文獻所編纂而成的資料。由於資料經多人轉述後,對事件、人物、主題的描述常會參雜個人的主觀意見,因而容易造成對事實的歪曲或不客觀。因此,第二手資料常不如第一手資料可信。 不過,第二手資料也有其存在的價值,例如:在編纂中國歷代古籍之目錄時,常由於時代的變遷,造成古籍遺佚、散失殆盡,使得後人無法得知該書的實際內容。但我們卻可從遺留下來的研究古籍的著作中,探知其對已遺佚的該書所做的內容描述。因而,後人雖不見該書的全貌,卻可得知該書之大概,這也就是第二手資料的貢獻。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第二手資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