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闍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ㄣˊ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6
  • 漢語拼音 dūsh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城門上的平臺。《詩經.鄭風.出其東門》:「出其闉闍,有女如荼。」漢.毛亨.傳:「闍,城臺也。」唐.孔穎達.正義:「闍,是城上之臺,謂當門臺也。」
注音:
漢語拼音: shé
解釋:
參見「阿闍梨」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ㄨ
[名]城門上的平臺。詩經.鄭風.出其東門:「出其闉闍,有女如荼。」毛亨.傳:「闍,城臺也。」孔穎達.正義:「闍,是城上之臺,謂當門臺也。」

㈡ㄕㄜˊ
見「阿闍梨」。
※阿闍梨:
佛教上指能教授弟子法式,糾正弟子行為,並為其模範的人。為梵語rya的音譯,意譯為軌範師。四分律.卷三十四:「阿闍梨於弟子,當如兒想;弟子於阿闍梨如父想。」或譯作「阿遮利那」。簡稱為「闍黎」。

注音: ㈠ㄉㄨ ㈡ㄕㄜ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闍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