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曼陀林琴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ndolin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器名。曼陀林是屬於魯特琴(Lute)類的一種撥弦樂器。它的琴身如梨形,琴背微窿,琴把較魯特琴短。最早期的曼陀林有四條至六條腸子做的琴弦,並有手指撥弦演奏;後來它的琴弦改為金屬弦,用撥子撥弦演奏。曼陀林為西方民間普遍愛用的樂器,有些作曲家也把它用在藝術音樂中,如派西艾洛(G. Paisiello, c. 1740-1816)的《塞維利亞的理髮師》(I1 Barbiere di Siviglia)、莫札特(W. A. Mozart, c. 1756-1791)的《唐喬望尼》(Don Giovanni)、馬勒(G. Mahler, 1860-1911)的《第七交響曲》和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的芭蕾音樂《競技》(Agon)都以曼陀林為主要的表現樂器。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曼陀林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