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霜期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ú shuāng qí |
解釋:
每年春季最後一次降霜,到秋冬最早一次降霜間,這一段沒有降霜、利於植物生長的時期,稱為「無霜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無霜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Frost-Free Period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即是一年中春季最後一次霜日與同年秋季第一次霜日之間的持續日數。一個地方的無霜期長短與其緯度、地勢均有密切關係。即使在同一地點,歷年之無霜期也不一定相同,故通常是以該地歷年平均值代表。 一地無霜期長即表示該地作物之生長季長,這是相當重要之氣候資源;反之,該地祇能種植短期成熟作物。台灣地區之無霜期都超350天。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無霜期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