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ù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ùn |
解釋:
[動] 包藏、蘊含。《文選.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新五代史.卷三四.一行傳.序》:「自古材賢有韞于中而不見于外,或窮居陋巷,委身草莽。」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ㄩㄣˋ 包藏、蘊含。如:「韞櫝待價」、「韜光韞玉」。《集韻.上聲.隱韻》:「韞,藏也。」《字彙.韋部》:「韞,包藏也。」《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晉.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㈡ㄨㄣ 1. 衣服內層。《玉篇.韋部》:「韞,裡也。」 2. 赤黃相雜之色。《玉篇.韋部》:「韞,赤黃間色也。」 3. 赤色。《廣韻.平聲.魂韻》:「韞,赤色。」 |
|
注音: | ㈠ㄩㄣˋ ㈡ㄨㄣ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韞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