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顒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ㄧㄝˋ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yó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óng
解釋:
[形]
1.大的樣子。《詩經.小雅.六月》:「四牡修廣,其大有顒。」漢.毛亨.傳:「顒,大貌。」
2.嚴正的樣子。《易經.觀卦》:「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副]
盼望。《文選.劉琨.勸進表》:「蒼生顒然,莫不欣戴。」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詞:「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大頭、頭大貌。《說文解字.頁部》:「顒,大頭也。」《玉篇.頁部》:「顒,頭大也。」

2. 大。《詩經.小雅.六月》:「四牡修廣,其大有顒。」漢.毛亨.傳:「顒,大貌。」

3. 嚴正貌。《易經.觀卦》:「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唐.尹鴞〈菩薩蠻.錦茵閒襯丁香枕〉詞:「顒坐遍紅爐,誰知情緒孤。」

4. 盼望。晉.劉琨〈勸進表〉:「蒼生顒然,莫不欣戴。」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詞:「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注音: ㄩ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顒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