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監督式分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監督式分類中,每一判釋類別都需要一組訓練樣本,這一組樣本包含許多從已知判釋類別影像獲取的資料。在分類過程中,將某一未知點分類為某一類別的方法是看這一未知點距離那一組訓練樣本之統計特性最近。在影像判釋程式中,所謂最近於某一訓練樣本特徵,係指在特徵向量統計上的距離。選擇的訓練樣本多數是分析者認為具有代表性的地區,此類方法較適合運用於對判釋地區的地物較熟悉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監督式分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日期: 2003年10月
出處: 測繪學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影像分類法中,其分類標準曾事先檢驗者。此種分類法應先針對研究對象或地區,採取樣本以建立分類標準或分類規則,而後依此標準進行影像分類,是一種受控制及監督的影像類別辨識方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監督式分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